iRead Plurk
討海魂: 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
行人文化實驗室企畫 著
定價630元 優惠價79498
  

當城市成為世界的主要發展模式時,我們就註定逐漸遠離海洋。

人類曾經逐水而居,從海洋河流汲取魚獲,並以水路為主要交通。逐漸地,我們把河流蓋上,用堤防及消波塊隔開未知的大海,躲入喧囂的都市裡,聽著人工海浪聲入眠。

台灣是海島,也是漁業大國。過去的中原教育與都市發展一同攜手,將我們一步步拉離海岸。海岸邊的消波塊,[王留]公圳上的水泥,都讓我們自己忘記與海洋的親密感。但矛盾的是,從各種報告可以發現,台灣在全世界的遠洋漁業漁獲量世界排名第三,也因此與海洋枯竭緊密相關。當科學家警告30年後海洋將無魚可捕時,我們能做些什麼?

我們或許可以謹慎選擇吃魚,用消費投下永續海洋的一票。我們可以關注海洋法律,監督台灣漁業沒有危害地球。我們可以走到海岸參與淨灘活動,我們可以到漁村住一晚,讓自己更了解漁民生活。

行人文化實驗室則選擇去拜訪以自己雙手與海搏鬥的漁人,希望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他們與海洋共存之道的道理,希望從他們採用的漁法觀察到背後隱藏的自然倫理。我們有興趣的不是為台灣帶來豐沛外匯的遠洋漁業,我們關心的是在台灣1600公里的海岸線上,與海洋進行日常戰役的漁人們。他們採用簡單漁具、沒有豐沛資本、沒有耗費大量汽油的機具、取得的漁獲基本上也大多是親友自用,只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奮戰。這種早於資本主義之前就存在的生存之道,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以面對枯竭的海洋?

《歷史大口吃》的作者曾經指出,人類以為從漁獵到農牧是一個美好的歷史發展,但歷史證據指出,漁獵生活可以有五天的週末(不用工作)、身體可能更為健康,理當更為快樂;但因為種種歷史發展原因,我們踏上了農業的路,經歷綠色革命、工業革命、都市化,像是一隻從海洋逐步爬上岸的哺乳類動物,慢慢爬進馬克思.韋伯式不可逆反的牢籠。

除了「展現」這些逐漸被遺忘的漁法漁人擁有的歷史與故事,我們也希望重新為這些漁人定位。我們知道,從經濟貢獻的角度,遠洋漁業是政府津津樂道的榜樣;但從海洋枯竭、人與海洋共存的角度,這些被視為「過去」的沿岸漁業的漁民與漁法,能不能提供一些「未來」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