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資料庫與歷史研究
006期
我很喜歡蒐集日記,近年來手邊的日記應該超過數百種了。最早關注日記是十幾年前在寫明末士紳祁彪佳時所用的《祁忠敏公日記》,那時寫的是裡頭的醫病關係。此後,就這樣慢慢關注起日記這種史料。近年來在寫《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時,又大量引用了中研院台史所建置的「臺灣日記知識庫」,其中看的最勤的是「吳新榮日記」,為了翻閱方便,還特地買了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的全套《吳新榮日記全集》。

我這兩年更將日記研究延伸到教學上。除了「新文化史專題」會帶學生共讀這幾年學者利用日記所寫出來的名著或論文,像是沈艾娣的《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人生(1857-1942)》。這書用的就是「劉大鵬日記」,她雖不是第一個用這個日記的研究者,像是羅志田教授早就寫過,但還是《夢醒子》最為出名。按照著名美國清史專家羅威廉的評語,這書「從一位偏遠鄉村下層紳士的視角,它使讀者宛如置身於這一遙遠的時空之中,為我們打開一扇窗,來理解國家大事如何與日常生活接觸,以及這些大事對於生活和普通民眾觀念的真正影響。」可見這書透過日記以小見大的功力。

近來的課程更直接以日記來設計,透過「戰爭與日記」的主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史學導論」課程的討論。我在課程宗旨上是這麼寫的:「本課程主旨在引導學生瞭解史家如何研究歷史、書寫歷史,我們將強調二戰之後的史學趨勢,透過各種研究課題,使學生熟悉當代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除了歷史學入門文章的導覽之外,我們強調實做,這部分則以期末報告進行。」我這門課的主題是二戰時的戰時生活,試著透過日記,來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形成問題意識,進而解決問題。

今年是第二屆如此操作日記研讀。上一年度的日記有:台南小鎮醫生吳新榮的《吳新榮日記》、台灣第一才子之稱的呂赫若的《呂赫若日記》、英國戰時記者歐威爾的《戰時日記》、列寧格勒圍城之戰的女學生《蓮娜.穆希娜日記》、民國時著名考古學家的《夏鼐日記》、中日戰爭時北平淪陷區輔仁大學國文系學生董毅的《北平日記》、中日戰爭時日本外務省派駐中國的特別研究員的《高倉正三蘇州日記》、曾任清華校長與教育部長的梅貽琦的《梅貽琦日記》、戰後台灣文化重建者許壽裳的《許壽裳日記》、民國著名文人吳宓的《吳宓日記》、二戰時躲避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少女《安妮日記》。

到今年,我抽換了後面四本,置換成日治台灣的東大醫學院學生葉盛吉的《葉盛吉日記》、新聞工作者及文學家薩空了的《香港淪陷日記》、中日戰爭中國大後方的武漢大學女學生楊靜遠的《讓廬日記》。透過這些日記史料的閱讀訓練,不僅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戰時日記來認識不同地區的人們在1941年前後對戰時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也透過史料閱讀,學習怎麼像一位歷史學家提出問題、脈絡思考、蒐找資料及書寫歷史。

台灣歷史學界近年來對日記的關注,以台灣史這領域最為顯著,讀者若對這主題感興趣,一定要找中研院台史所所長許雪姬教授的〈「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015)來看。這篇文章認為,日記資料的陸續問世,成為台灣史研究不同於官方史料的重要史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透過研究機構的帶領,這些日記經過句讀、解讀、數位化、出版及召開各種日記研討會,最終完成「臺灣日記知識庫」。這其間,透過這個資料庫完成的論文,光是碩博士就有上百位。

日記資料究竟有何重要性,許雪姬教授提出以下看法。

首先,日記是研究日記主的重要材料。儘管日記資料對事情的記載有輕有重,但隨著日記主的社會角色的不同,也常保留下不少重要史料,像是林獻堂的27冊《灌園先生日記》。

其次,日記是研究性別史、家族史及生活史的重要材料。像是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他留下各種父女、夫妻、母子、寡嫂、情婦等關係記載。

第三,日記為記當時事,有別於事後追記,可能回憶失真與太多維護自己空間的回憶錄、自傳與口述歷史等史料。

第四,日記可提供庶民觀點的歷史資料,有別於統治者的官方說法,像是有關二二八事件,《灌園先生日記》與《吳新榮日記》就與政府說法不同。

在研究成果與課題上,許雪姬教授也提出現有較有成果的領域。像是社會史:我們可以透過日記瞭解日本1945年8月15日投降前幾天,台人所受到的影響;政治史:運用《灌園先生日記》知道「臺灣自治」事件的部分真相;精神史:利用日記中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釐清近代性在私領域呈現的特質。此外,音樂史、文學史及婦女史都有相當不錯的成果。

在未來的研究重點上,她也提出幾點看法。像是生活史與日記的結合,研究者可以透過日記,研究物價、飲食、交通、休閒活動、交友網絡。在文化史方面,可研究購書、閱讀、文化團體、書寫格式、慣用語、用字等等。

除了這篇回顧與展望外,成大歷史系陳文松教授也透過日記資料庫,探討日治時期生活史的回顧與展望,這篇〈一套日記庫、一本「趣味帳」領風騷:日治時期日常生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就特別關注日記資料與日常生活史研究的關聯。

以我自己近年來關注日記的經驗來看,日治時期的日記與報刊資料都提供了我們觀看日治台灣的日常生活史的絕好例證。無論是全球史、感官史或城市日常生活與消費文化,過往所關注的大多是世界史或中國史,透過上述的日記研究特色,我們可以進而探討如何書寫物的台灣文化史。

除了「臺灣日記知識庫」裡頭大量的日記史料提供的訊息,研究視野也相當重要。我認為強調跨界、跨區域、全球史及物質文化的視角,可提供我們相當好的方法論基礎去思考物的台灣文化史的寫作。在此研究脈絡上,無論處理的是鐵道、博物館、旅館、料理店,亦是自行車、味素或收音機,都不再只是單純的日治台灣物的文化史書寫,背後還隱含東亞的消費社會發展下的帝國、商業、技術與各種人群移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