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高排碳、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產業模式帶動經濟成長,
現在,面對劇烈氣候變遷、耗能污染產業結構調整的困境、重大石化業開發案爭議,
政府如何回應社會永續性的挑戰危機,如何抉擇?
不可不知!氣候變遷關鍵大事紀
重要文件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目前國際氣候變遷會議的基本共識與法律依據,1992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終極目標是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防止人為干擾危害氣候系統。

京都議定書: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過,其內容促使溫室氣體減排確實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法律義務。但2001年美國總統小布希以「開發中國家不承擔義務」為由,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美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

巴黎協定:

全球第三份多邊氣候協定,2015年由195國參與制訂。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暖化程度控制在2℃以內,並朝向1.5℃努力,並要求各國提出國家自定預期貢獻計畫,每五年驗收。

台灣做了什麼?
2012年

行政院核定「氣候變遷政策調適綱領」,分析臺灣氣候變遷情況及未來推估,並據以訂定政策願景、原則與政策目標。

2014年

國家發展委員會整合完成「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係未來政府各部門推動調適工作之主要行動,以具體落實氣候變遷政策調適綱領。

2015年

立法院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環保署並發布「國家自定預期貢獻 」(INDC),但是法律執行仍有待落實。

2016年

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表示:我們也不會在防止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上缺席。我們將會在行政院設立專責的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並且根據COP21巴黎協議的規定,定期檢討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友好國家攜手,共同維護永續的地球。

2017年

行政院正式核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明確擘劃我國推動溫室氣體減緩及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總方針,並啟動跨部門的因應行動;經濟部修改「 能源發展綱領」,政府應訂定能源部門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 電業法也在年初通過修正,目的在以電業轉型促進能源轉型。

新書簡介

        氣候變遷威脅形塑了全球治理與社會轉型挑戰,在國際脈絡下,臺灣面臨國際綠色公約制裁之垂直壓力,而對應性地導致國內社會經濟轉型要求之水平壓力;這兩者的螺旋效應直接撼動經濟、產業與能源的結構變革。

        本書所稱「氣候變遷社會學」,關鍵在於批判論證社會轉型的結構性路徑依賴、鎖入效應,以及社會能動、強健性知識的挑戰。

        第一部曲探討臺灣高碳社會的結構路徑,分析高耗能與高排碳產業之政策、轉型怠惰與困境。第二部曲探討公眾風險感知之典範轉移象徵、水資源爭議與永續衝突。第三部曲聚焦在公民認識論與社會強健性分析,凸顯臺灣從反污染到氣候風險之環境運動變遷元素,探討多元團體強健的風險知識動員如何翻轉重大開發案決策,以及壓迫政府啟動PM2.5空污管制。

作者簡介
周桂田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與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並進行鉅變社會轉型之行動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全球化、科技與社會、風險治理、能源轉型、氣候變遷與低碳社會、東亞風險社會與現代性。
名家推薦
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陳東升
這本專書的出版,可以說對臺灣探討有關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社會學研究領域,提出非常重要的成果,開展出新的研究議題,並且引領未來持續分析的方向。章節安排相當有創意,除了深入分析問題之外,更處理和社會實踐高度相關的公民認識論和社會韌性的議題,對於臺灣環境永續由下往上發動的社會改革很有啟發性。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總統府資政    蕭新煌
臺灣風險社會的來臨,也惡化「高碳經濟」對臺灣不永續發展的險惡狀態。「在地論述」與「在地行動」是我很欣賞的本書特色,針對臺灣該如何從高碳社會走向低碳社會的必要轉型,提出策略思考的兩個大方向。剖析「高碳經濟社會」的結構和惰性,和批判民眾對氣候變遷的焦慮和企業抗拒及政府失責之間的矛盾。
政大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顧忠華
作者透過脈絡性的社會結構觀點,探索臺灣自發形成的公民認識論、科技民主與社會強健性知識等元素,並以具體數據和事件來分析臺灣的決策模式、專家政治、風險論述、管制邏輯與風險文化,描繪出臺灣長期以來辯證出的各種氣候風險治理與環境運動,十分難能可貴。
內容搶先看
第一章    導論:氣候變遷與風險社會(摘錄)
氣候變遷風險與災難

近二十多年來,無論全球或臺灣,劇烈氣候變遷引發各種大規模形式的災難不斷上演,逐步重塑人們對工業社會以來環境破壞與彌補的認知;規模越來越大及越來越層出不窮的氣候變異,導致人們在各地活生生地看到、體驗到過去從未發生的不可逆風險與災難。除了典型的土石流、洪水與乾旱等各種規模性的生命財產損失之外,氣候變異也直接間接影響自然界生長迴圈的順序、生物多樣性,或因高溫導致疫病的快速傳染與擴散。這些越來越無法預測、無法防範、無法事後彌補的大規模災難,已經形成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風險挑戰。

在臺灣,自1996年賀伯颱風導致林肯大郡倒塌,接連2000年象神風災、2001年納莉風災、桃芝風災、2001年北臺灣缺水、2004年敏督利風災導致中橫坍塌、2009年莫拉克風災導致小林村滅村及698人死亡或失蹤、2010年梅姬颱風導致兩臺陸客遊覽車在蘇花公路墜谷、2015年初連續乾旱影響工業及民生用水等,導致整個社會產生相當敏感、脆弱的風險共同體(risk community)。在全球,2005年美國Katrina風災導致紐奧良市30萬人被迫遷移、2010及2011年澳洲洪災、2010年巴西洪災、2011年泰國洪災肆虐遍及三分之一國土、2013年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造成破紀錄的家園與生命損失、2015年日本鬼怒川百年大水、2015年美國加州因乾旱野火肆虐,而美國中部因颶風造成二十多州嚴重生命財產損失、2015年底美國東岸氣候高溫,人們在耶誕節仍著短衫健跑、2015年底英國York百年來大水,而相應地,2016年初因北極極地寒流南侵,造成臺灣北部平地罕見下雪。

這些劇烈的氣候災難與風險,其問題本質不僅跨越單一氣候科學領域,也關聯到各種地質、海岸、農業與公共衛生領域,而其產生的衝擊更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問題,尤其這些氣候變異引發對人民生命財產嚴重的損失與威脅,其規模性與疆界性早已超越工業社會實際的問題屬性,而形成前所未有的環境、經濟與社會風險挑戰。Bulkeley指出氣候變遷已經造成跨尺度、跨空間、跨疆界等大規模的衝擊,迥然不同於之前的工業污染災難。因此,在這個架構之下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重新檢視氣候變遷之科學的解釋與社會的意義,氣候災難風險不但是跨領域、跨尺度的自然與社會科學議題,同時也是跨空間、跨疆界的衝擊,可以稱之為全球跨界風險,需要新的、重新再造的風險治理典範。

更進一步,全球跨界的氣候災難風險也跨越人本的基礎,其不但跨越前述國家與區域疆界,也跨越人們日常生活、環境、倫理、世代、階級、性別、族群等社會集體與多元的運作結構。借用Giddens的術語,全球跨界氣候災難風險打破現代工業社會之本體論上的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 feeling),產生莫大的安全不確定性。當然,社會學發展至今,就是不斷在處理不同階段社會演化、變動造成不確定性的結構與能動命題。然而筆者認為,過去社會學除了鎖定在內國的社會變動與發展,而以社會變遷的議題來看待各種變動不確定性,分析的視域也集中在社會面向,鮮少擴及社會與自然,遑論重視到全球跨界的風險。

亦即,全球跨界風險重新打開了結構與能動的命題,一方面跨界的風險結構不再只是國內的、小尺度、小空間、單領域、單一階級、世代、性別與族群;另一方面,跨界風險造成的社會能動命題,也需要對應性地從傳統的反抗既有的社會結構,轉向反抗新興的、全球跨界風險所造成不同尺度、領域社會結構,甚至提出創新的社會行動分析。

由於分析的限制,Beck雖然倡議當代社會科學分析視域應從關注在國內各種社會問題之「方法論的國族主義」(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轉向「方法論的世界主義」(methodological cosmopolitanism),然而其並無法完全滿足全球跨界風險的結構與行動分析。Beck指出傳統社會學由於源出於工業社會對境內各國社會問題的分析,但其關注的焦點一直侷限在國內各個社會的發展問題,而遺漏其中含有的世界主義分析意涵。因此,他認為在當代已經進入世界風險社會的階段,社會科學者應該在分析的方法論上轉向並注重世界主義的研究切入。

這個分析典範轉移的確提供我們面對跨越疆界、大尺度的風險問題分析之重要轉向,從世界主義治理(cosmopolitan governance)的角度看待各種社會問題挑戰,包括氣候變遷風險。然而,Beck的這個方法論轉向不完全涵蓋全球跨界風險的各種分析路徑的重構。也就是說,面對當代的問題,社會科學的分析需要同時是跨越疆界、跨越尺度之世界主義,也需要同時是跨領域、跨科技、跨社會階級、倫理、世代、性別、族群的分析視域。Jasanoff的說法或許可以提供這個思考方向,她認為當代氣候變遷議題已經形成全球性的關注,然而大部分的氣候風險論述仍然停留在自然科學評估的角度,如為全球暖化的科學真偽爭辯不休;相對地,她指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IPCC)所提供的氣候變遷評估為全球層次科學知識,我們應該在方法論上將之銜接到在地的國家或社區層次,以及到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個人層次。而社會科學可以在這個部分進行詮釋與分析,對氣候變遷的發展不僅要掌握認識的尺度,也要掌握詮釋意義的尺度。從本書的角度而言,就是我們需從人文社會觀點進行跨界分析,探討氣候變遷對環境、人類社會與行動的各種層次衝擊及治理。

Beck在其最後出版的文章討論氣候變遷與風險社會的關聯性,相當重要地提出了氣候災難所帶動全球社會的「銳變」(Verwandlung,metamorphosis)一詞,他認為氣候災難所帶來大規模、慘烈的損害已經造成人類社會不自覺的、不可逆的、需要尋求新的社會變動語彙。因此,「我們如何處在這樣的世界,我們如何看待這樣的世界,我們如何想像此種世界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政治運作?」之各種變動,他稱之為銳變。筆者之所以在此討論這個觀點,主要在於同意面對這樣大規模、全球跨界災難,人類社會正經歷遠遠超越二十世紀以來的各種風險衝擊。而這些新增的跨越疆界、大尺度、大空間、跨越各種領域與社會界線的氣候災難挑戰,不但超過博蘭尼描述因市場自由主義失敗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鉅變」(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同時也超過了Beck早先提出的工業風險社會範圍。Beck認為這樣的銳變,我們無法再以傳統的社會變遷、社會演化(evolution)、革命(revolution)等概念來看待,而是這些前所未有的災難已經嚴重造成「人類存在的震撼」(anthropological shocks),需要重新認識與治理,並且方法論上進行世界主義的轉向(cosmopolitan turn)。

事實上,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上,Beck也提及海平面上升產生災難與社會不平等,改變了階級社會的邊界。同時,他也注意到美國2005年Katrina風災在紐奧良市帶來種族問題的相關研究,更回溯相關研究而直指氣候災難導致全球銳變所產生的世代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分析元素都顯露Beck對全球跨界風險各種現象的片段觀察仍不完整,尚需我們更系統性地綜合這些自然與社會變動、災難與社會風險、跨尺度與領域、跨階級與族群等元素,重新構造全球跨界風險的結構與行動命題,方能解析鑲嵌於新時代的社會行動意義,並提出實踐性。

系列講座
延伸閱讀

專家導讀 /周桂田教授

這三本書正好從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法學與經濟學廣泛地探討氣候變遷議題,搭配《氣候變遷社會學》可以讓讀者對全球與臺灣的氣候變遷議題,有全面性、深刻的理解。

東尼.紀登斯是當代的社會學泰斗,本書是他近十年最重要的專書著作之一。紀登斯透過本書揭櫫了21世紀氣候變遷已經成為跨學科領域,尤其是社會科學的最重要議題之一。本書的學術視角,從國際政治社會學的視角,並且實證的科學數據鏗鏘有力的宣告,傳統政治學無法處理氣候變遷的複雜問題,尺度龐大到國內政策無法應付,複雜性也跨越傳統學科領域;另一方面,綠色運動者所提供的解決方式自始就出現瑕疵,甚至過去社會運動無法解決。
大師提出一系列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建議,深度考察氣候變化與能源安全之間的關聯,並避免政治對立,提供企業、消費者與政治領袖誘因,改變地緣政治與生活文化是解決之道。絕對值得閱讀。
書作者葉俊榮教授長年關心研究氣候變遷議題,最近這本著作集結了近年他的研究精華。主旨在闡述在當代全球秩序之下,國家主宰的氣候變遷議題,最後受限於國家利益中心、本位主義,使得國際與國內氣候變遷治理總是難以積極突破。
本書從法律角度,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分析架構,以「全球治理」、「政策工具」、「關鍵議題」以及「制度規範」等四個面向切入,算是相當全方位地檢視氣候變遷的重要議題,且其深刻見解都能對應到法律考量與社會實踐。值得一讀再讀,並隨時給關心氣候變遷的朋友作為參考書。
氣候變遷治理與法律
業革命以來,人類存亡面臨一大考驗,作者根據世界銀行的科學研究調查,確定全球暖化的必然性與危機,因此關鍵在於原有的資本主義經濟能否轉型為低碳經濟發展體制,這個新的經濟提案,對作者而言是「經濟學的最後一堂課」,因為如果失敗,末日恐將到來。
從科學實證和技術上,全球其實已經能夠更好地調適與減緩氣候變遷,但是最大阻礙,竟然是一套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驅動,已經造成過度浪費與資源耗竭,地球不可逆轉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浩劫。但經濟生活確實是人類的根本,因此從根本改變,就是低碳經濟改造計畫。
灰熊推薦
影音觀點番外篇
 
國光石化 蓋不蓋?
國光石化是蓋?不蓋?在地居民反映兩極。當高科技汙染來臨,是否真能帶給居民安居的未來?
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島上,一家以它為名的跨國企業集團,經營規模與影響力,超越島上任何企業,就像一座獨立王國。
※感謝公視  
  提供影音